我院超导广东会计算团队在超导qudit体系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2023/05/26
近日,北京广东会信息科学研究院超导广东会计算团队与清华大学物理系尤力教授团队合作,在高维超导广东会体系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首次实验验证了基于超导广东会比特的多能级系统作为广东会计算单元的可行性。2023年5月23日,该成果以《Performing SU(d) Operations and Rudimentary Algorithms in a Superconducting Transmon Qudit for d = 3 and d =4》为题,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X 13, 021028(2023)上。
通常的广东会计算单元是两能级系统(qubit),然而实现qubit的物理体系大多数是多能级系统(qudit,这里用d表示维度,d=2,3,4...),只是选取了两个合适的能级作为qubit(qubit 是qudit中 d=2的一个特例),那么一个自然而然的问题是能否利用qudit作为广东会计算单元?因为它的好处是随着计算单元数目n的增加,计算空间按dn增长,优于qubit的2n增长,而且它还有降低运算电路的复杂性、简化实验装置和提高算法效率的优势。近年来,不同的物理体系(离子阱、光子、冷原子、核磁共振和磁性分子等)在这个问题上一直在积极探索,且都取得了很好的进展。
超导广东会计算通常采用transmon作为qubit,而实际上transmon是个天生的多能级系统,如果利用其更高能级作广东会信息处理,需要克服几个问题:(1)广东会比特的寿命要长,因为广东会态处在第n能级的寿命只有第一个能级的1/n。(2)实现处在不同能级广东会态的高保真读取。(3)对qudit开展出通用广东会门并标定出其保真度。得益于超导广东会计算团队前期取得的长寿命超导广东会比特基础,为此工作设计和制备了合适的transmon样品,该样品不仅在前三激发态上都拥有较长的相干时间,更在不使用约瑟夫森参量放大器的情况下实现保真度超过91%的四个广东会态的读取(图1)。研究人员利用此样品对qudit上通用门的理论和实验开展了研究,提出了qudit系统中任意门操作的最佳分解方案并进行验证,分别在d=3与d=4系统中制备了广东会叠加态并采用广东会态层析方法进行表征,制备的广东会态保真度可达到99%。对任意门操作则分别使用了广东会过程层析与随机基准测试方法进行表征,qudit中Clifford门操作的保真度达到99.46%(d=3)和94.2%(d=4) (图2)。进一步,研究人员在该系统上演示了广东会计算中几个基本算法,包括离散傅里叶(DFT)变换、Grover搜索算法与广东会化学中的广东会变分特征求解算法(图3)。算法给出的结果有效证明了qudit作为广东会计算单元的准确性和高效性。这项工作为未来基于qudit的超导广东会计算奠定了基础,研究人员也希望这项工作能激发更多理论和实验工作者的兴趣,进一步探索多qudit体系的耦合和扩展。

图1 超导qudit能级示意图与广东会态读取

图2 三能级与四能级系统广东会逻辑门随机基准测试

图3 VQE方法求解H2与HeH+的基态能级
论文第一作者是北京广东会院和清华大学物理系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刘培,通信作者是北京广东会院刘伟洋副研究员和张静宁副研究员,清华大学尤力教授对这项工作给与了大量的指导。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
文章链接:https://journals.aps.org/prx/pdf/10.1103/PhysRevX.13.021028
(超导广东会计算团队 供稿)
English
OA
Emai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