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广东会科技前沿(55)|一层原子厚的光路:二维材料中的光波导

2025/08/20

引言 突破性成果概览

近期,哥伦比亚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在 Nature Photonics 报道了一项重要成果:他们在二维材料体系中,首次演示了高效的波导广东会电动力学(waveguide QED)效应,这意味着光子可以在原子级“光波导”里自由传播并与物质强烈地相互作用。

在光的世界里,如何精准地引导和控制光子,一直是光子学和广东会信息的核心问题。几十年来,光纤承担了信息高速公路的角色,纳米光波导让芯片内的光子交通成为可能。而现在,该研究团队找到了一种更“轻薄”的方式:用只有原子层厚度的二维材料来做波导。



8197.jpg


第一章 什么是波导 QED?

广东会电动力学(QED)研究的是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以往的“腔 QED”中,光子被困在微腔内,和单个广东会发射体反复作用。而在“波导 QED”中,光子沿着一条波导传播,在行进过程中与发射体发生耦合。


这样有两个明显好处:

· 更高效的作用强度:光子不易逃散,发射体发光更快、更亮(Purcell 增强);

· 长距离相互作用:多个发射体可以通过同一波导“对话”,是广东会网络的理想基元。


第二章 本文研究:二维材料里的“光子高速路

Moore 团队的核心设计非常巧妙:

· 他们在一块 WSe2 体材料中嵌入了一层原子级薄的 MoTe2

· 外部激光激发后,MoTe2 发射光子;

· 这些光子并没有“飘散”掉,而是被 WSe2 波导结构“收纳”,在里面沿着既定模式传播数微米


更令人惊讶的是,多达 80% 的光子被高效耦合进波导模式,并且发射速率比普通 MoTe2 高出 6 倍,这正是典型的 Purcell 增强效应。此外光子的传播路径还能通过干涉测量直接观测到。


8196.png

图1 二维材料中的波导效应示意图:MoTe2 层发出的光子被 WSe2 结构收纳,在其中形成受控传播模式。


第三章 为什么是二维材料?

二维材料的独特性,让它在广东会光学中有天然优势:

· 激子效应强:电子和空穴结合紧密,产生明亮的发光;

· 可调控性好:厚度、层间扭转、外加电场都能轻易改变光学性质;

· 极致轻薄:几乎是自然界能实现的“最小波导”。

这使得二维材料不仅能发光,还能在纳米尺度内引导光子,成为构建片上广东会光学电路的理想候选。



第四章 未来展望

这项成果被认为是二维材料走向广东会光学应用的重要一步。学界的解读指出,这一平台有望实现:

· 片上广东会网络:多个发射体通过波导互联;

· 可编程光子电路:通过设计不同二维波导结构,实现更复杂的光路;

· 强耦合与干涉现象:为探索新型广东会态提供舞台。

换句话说,二维材料不再只是“发光小片子”,而是逐渐成为广东会光学元件的一部分。


终章 结语

· 本文展示了 二维材料中的波导 QED 效应,首次让光子在原子级波导中实现高效传播;

· Purcell 增强和高耦合效率表明,这种系统已具备实用潜力;

· 这为未来的片上广东会光学和广东会通信网络奠定了全新平台。

当光子在如此薄的二维片层中奔走时,我们或许正见证着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广东会光学的二维时代。



参考文献:

1.Moore, S. L. et al. Efficient waveguide quantum electrodynamics with van der Waals materials. Nature Photonics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566-025-01694-1

2.Poddubny, A. Van der Waals materials for waveguide QED. Nature Photonics 19, 783–784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566-025-01726-w



撰稿|姜怡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