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广东会科技前沿(66)|突破100dB隔离度:拓扑微波隔离器开启非互易器件新纪元
2025/10/13
引言
近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的陆凌研究团队在《自然·光子学》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研究,题为《拓扑微波隔离器实现超过100dB的隔离度》。该研究首次将拓扑光子学原理应用于微波隔离器设计中,实现了在单波长尺寸器件中隔离度超过100dB的超高性能,较传统隔离器提升了八个数量级,为高频通信、广东会计算等高端系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信号保护能力。

第一章
1.微波隔离器为何如此重要?
微波隔离器是一种非互易器件,能够允许信号在一个方向通过,而在反方向强烈衰减,从而防止反射信号干扰源端或其它敏感元件。自二战后期问世以来,它已成为移动通信基站、卫星通信、雷达、磁共振成像和工业微波加热等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件。
理想的隔离器可用散射矩阵描述为:

即正向传输完美(S21=1),反向传输为零(S12=0)。现实中,商用隔离器通常仅能提供约20dB的隔离度,即反向功率衰减至原来的1/100。对于功率极高或噪声极低的系统(如超导广东会计算机),这一指标远远不够。
2.传统隔离器的瓶颈
传统的“结型隔离器”使用磁化铁氧体盘片,通过频率分裂实现非互易传输。尽管结构成熟,但其隔离度受限于正向与反向信号在同一空间区域重叠的特性。若想进一步吸收反向信号,往往也会损失正向信号,导致插入损耗增大。
串联多个隔离器虽可提升隔离度,但会引入耦合损耗、阻抗失配、体积增大等问题,系统复杂度与性能均受影响。
3.拓扑光子学带来的突破
研究团队提出利用拓扑光子学中的单向边缘波导来突破这一瓶颈。拓扑绝缘体具有受拓扑保护的边界态,能够在材料边界上实现单向传播的电磁模式,且对缺陷和扰动具有强鲁棒性。
在该设计中,正向波与反向波被空间分离:正向波沿一条边缘无损耗传播,而反向波则被引导至另一条边缘,并被沿线布置的吸收材料完全吸收(见图1b)。这种机制使得反向信号可以被无限衰减,而完全不影响正向传输。

图1 结型隔离器和所提出的拓扑隔离器。
4.拓扑隔离器的理论极限
研究团队从理论上推导出拓扑隔离器的隔离度极限公式:
Isolation (dB)=βL·(20log10[e])
其中,β 为衰减常数,L为波导长度。隔离度仅与器件长度和材料带隙中的衰减能力有关。在铁氧体材料的拓扑带隙内,β 可趋于无穷大,理论上可实现200dB甚至更高的隔离度。
第二章
1.实验设计与实现
团队采用带状线边缘模结构(图2c),该结构本质上是“折叠”的磁畴壁,可在均匀磁场下实现单向传播。器件由铁氧体、铜、吸收材料和铝外壳组成,尺寸紧凑(铁氧体长度仅25 mm),适用于标准微波封装。
仿真结果显示,在拓扑带隙内(3–14GHz),隔离度在带隙中心可达200dB,在带隙边缘仍保持60dB(图2d)。场分布模拟进一步证实,反向信号几乎完全被吸收,仅有微弱的倏逝场能穿透至输入端口(图2e)。

图2 拓扑隔离器的设计。
2.实验结果与性能
实验制备的拓扑隔离器在H=5100Oe 的偏置磁场下,实测隔离度超过100dB(图3b),插入损耗仅约1dB。这一性能相当于五个商用结型隔离器串联的效果,而器件尺寸和群延迟均显著优于串联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实验值仍低于理论极限,主要受限于吸收材料的不完美和仪器噪声底(约-120dB)。若使用更优吸收体或优化结构,隔离度仍有大幅提升空间。

图3 拓扑隔离器的实验性能。
3.偏场调谐与表面效应
研究还展示了通过调节外磁场可实现器件工作频段的可调谐性(图4)。当磁场超过铁氧体饱和磁化强度后,带隙向高频移动,隔离性能保持稳定。

图4 不同偏置磁场(H值)下的拓扑隔离器性能。
实验中观察到的 S21 凹陷源于铁氧体表面磁化强度低于体材料,导致表面拉莫频率进入带隙,引发额外吸收。团队通过建立表面层模型成功复现了这一现象。
第三章 总结与展望
本研究首次将拓扑保护机制成功应用于微波隔离器,实现了单器件隔离度超过100dB的突破,带宽覆盖超过两个倍频程,插入损耗低至1dB。这不仅大幅提升了隔离器的性能上限,也为拓扑光子学在实用微波器件中的应用树立了里程碑。
未来,通过优化吸收材料、引入慢波结构、改进耦合设计,拓扑隔离器的性能还可进一步提升,甚至实现片上集成,为广东会电路、6G通信、雷达系统等提供更小型化、高效率的非互易解决方案。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陆凌团队表示,这项研究展示了拓扑光子学在“成熟”的微波技术中依然具有巨大的创新潜力,未来将继续探索拓扑器件在多频段、可重构、低功耗方向的发展路径。
原文链接:Wang, G., Lu, L. Topological microwave isolator with >100-dB isolation. Nat. Photon.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566-025-01750-w
English
OA
Email
 
				